-
近年来,常德市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为抓手,不断完善“434”体系,全力打造网格协同体,夯实基层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四支队伍体系
发挥网格党支部核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科学划分网格,建强网格党支部,推动乡村干部、专职力量、社会力量、机关干部四支力量队伍进网格。全市共划分网格8047个,配备网格力量47563人,其中乡村干部16584人、机关干部3333人。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乡镇(街道)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带头下沉网格,担任网格长或网格联络员,建立网格公示牌,做到干部既抓好分管工作,又抓好网格工作,从而带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成为网格员。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激发网格治理动能。市、县、乡三级分别建立平安学院、平安学校、平安学堂,加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培训,实行一月一轮训。建立网格员周述职制度,开展优秀网格员评选活动。成立常德市法学会市域治理研究会,积极吸纳高校、党校教授以及政法系统一线干警、基层平安建设骨干成为会员,加强理论研究,开展优秀案例评选,增强基层治理创新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全科思维,完善三张清单体系
建立职责清单,强化条块协同。建立以网格为工作模式的“4+N”职责清单目录,“4”即共同清单,包括党建工作、平安建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四项工作职责,“N”即自主清单,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是否纳入职责清单,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文明创建、秸秆禁烧、防溺水等工作职责,确保“条条部门”与“块块网格”的有机融合。建立权力清单,强化放权赋能。为激发网格力量的主动担当作用,乡镇(街道)将网格内岗评推优、救助对象认定、部分惠民资金安排等建议权或决定权,下放给联网格的乡镇(街道)干部,确保网格力量能干事、想干事。建立效能清单,强化考核奖惩。依托社会治理指数系统,突出结果导向,建立以案事件(故)防范、民意调查等为主要指标的效能清单,纳入年度绩效、平安建设、无上访村建设等考评重要参考。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四项制度体系
完善小区协同制度,破解自治难题。推进小区组织建设,建立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实行交叉任职,支持组建社区物管会、社区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小区物业管理;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加强小区“人、地、事、物、组织”基础数据建设,深化小区雪亮工程;推进小区论坛建设,围绕扫黑除恶、街区改造、物业管理、移风易俗等内容,组织居民代表、职能部门、街道干部开展小区论坛,凝聚小区治理共识。完善微信链接制度,破解上传下达难题。拓展微信群宣传教育、矛盾收集、便民助民等功能应用,创新会议、直播、居民通知等功能,发布政策法规、政法动态、普法教育、疫情防控等信息;通过给居民发送小程序、居民扫码、居民在微信群中@居民助理等三种方式,及时收集处理居民信息或诉求矛盾;通过收集表功能,快速完成疫情防控、摩托车管理、防溺水、医保社保等情况线上收集。完善吹哨报到制度,破解矛盾化解难题。依托平安常德580APP,建立580留言和村社问题直报功能模块,重点解决民生诉求、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违法用地等问题,形成“网格吹哨、平台流转、部门报到”的矛盾问题处理机制,确保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乡街。完善数据赋能制度,破解减负难题。强化部门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强化数据驱动,市政府出台三项制度,将民生诉求、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范畴,建立排查率、响应率、办理率、满意率等考核指标,督导压实属地和部门单位责任;强化指数调度,依托社会治理指数系统,全面推进“四个取消”,反对形式主义,切实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抓好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