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解决制约影响政法工作质效的短板不足,2022年,石门县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工作,侧重六大方面目标任务探索性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整治行动。三年来,行动各项措施落细落实,顽瘴痼疾逐渐化解,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抓实“三项措施”,实行“分列式”推进
成立由政法系统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政法委书记、公检法“三长”等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研究部署工作、带头查找自身短板、带头明确整改措施、带头完善行动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反电诈、执行难、公益诉讼、基层矛盾化解、道路交通管理、食药环领域犯法犯罪”六大方面问题动态性开展专项治理,先后下发《石门县政法系统“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持续开展石门县政法系统“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确保行动工作“有据可依”。 对照有关文件内容细化工作措施86条,政法单位自行认领,按照“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人”的要求,每条措施均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庭室,根据是否能够当下完成和长期落实的计划区别,倒排工期,各单位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围绕“三个结合”,铺开“地毯式”宣传
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统筹运用好“线上”“线下”两个主阵地,利用普通宣传栏、乡街“一橱一窗”、农村宣传车、官网、“平安石门”、“石门警事”、常德融媒APP等载体宣传新动向、传达新精神、普及好做法,三年共刊登转发专项整治相关讯息及经验文章110余篇,做强做大宣传声势,在全系统乃至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同时,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等,将“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整治与“走找想促”、“五讲五比”、“万名干警联基层”、“三官联项目”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动基层民辅警、网格员、社区志愿者、乡贤等群体的作用,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集中治理的同时开展广泛宣传,发放相关资料18200余份,征求群众意见433条。
图为民警利用农村赶集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集中宣讲
此外,结合驻村帮扶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和民辅警深入到联系的村居,紧抓农村赶集日、民俗活动日、屋场会等时机,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走访、上党课等形式,全方位开展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全民宣传行动,三年来受教人数达158400人次,寒暑假期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现场授课85场,推送有关提示信息8765条。
聚焦“三个重点”,落实“点面式”督考
坚持把专项整治行动摆在突出位置,列入每年度全县政法工作要点,纳入平安建设、绩效考评重要内容,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政法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推进,年终对照考核细则严格评分,对于排名考前、专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单位总分适当加分值。
由政法委牵头带动,强化专项整治行动的统筹协调、督导督办,认真落实“一周一提示、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导”等工作机制,三年来已召开专题调度会18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12次,下发重点工作提示和专题通报13期,反馈问题及建议25项。
与此同时,还把督考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实现“考事”与“考人”深度融合,借助政法系统“六个十佳”平台,先后印发决定3期,全县表彰先进个人59人,截止目前,已调整任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科级及以上干部 71人次,推荐干部晋升职级336人次。
拓展“三条渠道”,开展“精准式”治理
紧盯目标任务。法院从化解执行难问题出手,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将派出法庭职能深度嵌入基层治理格局,致力打造最贴近人民群众司法服务高地,壶瓶山法庭获评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检察院则全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和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全面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工作宗旨。同时,交警大队也立足“减量控大”工作目标,三年来未发生较大事故。司法局围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主题,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期间未出现因调解不当导致民间纠纷转为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情况。
图为壶瓶山法庭巡回办案现场
依法严厉打击。公安局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态势,全县电诈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52.29%,受损金额同比下降52.63%,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200人,成功核减179人,劝返核减率达89%,多项战绩排名全市前列。森林公安局立足打击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和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期间侦办相关刑事案件60余起,移送起诉100余人,在全市甚至全省排名靠前。 此外,全县还成立了4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案件1392件,在化解医疗、交通事故、婚恋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另外,14名司法协理员充实到基层人才队伍中,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力量。加强有奖举报,期间受理群众举报违规违法线索58条,查实线索41条,对举报人员依法兑现奖励8000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