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求最大红利
——我省如何进一步形成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
徐永健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这句最近流行起来的话可能看似离百姓的生活很远,其实,它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对我们的吃、穿、住、行、用产生直接影响。对我省来说,目前,依靠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来吸引外来投资、发展经济的优势已经变得不明显,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源”。而改革以及通过改革促进全方位开放就是我省未来发展动力的“大金矿”。正如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杜家毫强调的那样,要努力在科学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创新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不断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努力培育我省开放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今后,我省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形成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
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
俗话说“解放思想,黄金万两”。对于我省的改革开放来说,目前在思想上还存在一些与现实“脱节”的地方,需要树立“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观念,在解放思想上努力做到“四个自觉”。
一是要有“合作共赢”的自觉。要打破思维局限,强化包容、合作意识,树立“富商是为了富民,让利是为了得利,投入是为了收入,竞争是为了竞发”的理念和“外商兴业我兴旺、外商发财我发展”的思想,真正认识到借力发展、借梯上楼的战略作用,牢固打下“亲商、懂商、敬商、爱商”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有“直面问题”的自觉。对于改革发展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要坚决做到“不回避,不忌讳,不粉饰”,以“敢”字当头,对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不怕刺、不怕痛、不怕丑”,从根源上找症结,注重运用创新的武器,拿出解决思路和办法。
三是要有“赶超进位”的自觉。在“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近、新兵越来越强”的区域竞争环境下,大力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懈、小进即满”和“地处中部、甘居中游”的自满思想,切实以更强的意识“赶”,更大的魄力“超”,更足的劲头“进”,在增速增效中不断打造改革开放的“升级版”。
四是要有“规则意识”的自觉。要牢固树立“规则至上”的价值观,切实做到敬畏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坚守制度,始终靠制度管权、按法律办事、凭规矩用人,不断为改革开放创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增强活力既要开足“马力”,又要巧借“外力”
增强发展活力,既需要以改革开足“马力”,也需要以开放借用“外力”。为此,我省将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开放格局、搭建开放平台等方面着力。
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注重“定好位置”。做到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推进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减少政府管制事项,真正做到不失位、不缺位、不越位。
在创新社会管理上突出“和谐取向”。着力健全社区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自治,化解社会矛盾,发展、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加强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在完善开放格局上实现“内外结合”。在深耕传统开放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中东、东欧、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推进多层次区域、省部、省际以及与央企、高校的对接,携手“长三角”、“珠三角”、西部地区和中部各省,寻求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合作,实现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结合。
在搭建开放平台上做到“建好用活”。建好用活区域平台、园区平台和功能性平台,抓好长株潭、湘南、湘西、环洞庭湖等四大区域板块的开放发展,重点推进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和长沙临空产业园的建设,打造通江达海、对接全球、辐射全省的水上和空中通道。
破解难题要动真格,出硬招
改革,说到底是利益的再分配,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的成果,必然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和全国的情况一样,目前我省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每一项改革都是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改革开放的力度越大,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也会更多。为了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动真格,出硬招。
要深化用地制度改革,破解用地难题。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用地难”已经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我省将重点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在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同时,结合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差别化管理“存量”和“增量”用地,为企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融资难题。近年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我省将进一步做实做强政府融资平台,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加快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等形式扩大再融资,加强银企、银项对接,稳步扩大信贷规模,让企业在发展中“不差钱”。
深化外贸发展方式改革,破解“短腿”难题。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一直是我省发展的“短腿”。我省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注重进出口均衡发展,大力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产品出口力度,倒逼科技创新,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注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在全省外贸中的比重,提升服务外包发展层次,使我省的外贸短腿“长起来”。
优化发展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是好的,但环境不优已成为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我省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竞争力,必须做好优化发展环境这篇“大文章”。今后,我省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实招、下功夫。
一是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效能提升的“加减法” 。做“加法”,就是要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效率,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最大便利;做“减法”就是要减少政府管制事项、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办事环节、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为此,我省将建立行政审批部门内部协调提效机制、行政审批办结事项回访机制、标准化审批作业机制;推行“一级地方政府一个中心、一个部门集中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审批和办结反馈模式;推广应用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确保年内省直和市、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上网率和审批项目应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以改变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印象。
二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3533”工程建设。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无信必颓。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诚信社会才能创造一个投资者纷至沓来、创业勃兴的生动局面。建设信用体系,需要政府、社会与公民各自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我省出台了“十二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将开展“3533”工程建设,即加强行业、中小企业、农村信用体系3个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运用及信用中介服务、信用奖惩机制等5种机制;强化信用调查研究、信用宣传教育、信用知识培训3项举措;努力实现社会重信用、事事查信用、人人守信用3个目标。可以预期,我省信用体系建设将会见成效、上台阶。
三是加强不正之风“顽症”治理。为优化发展环境,在纠风工作方面我省屡出重拳,在完成国务院纠风办“规定动作”的同时,还注重结合我省实际做好“自选动作”,特别是针对一些部门将企业当成“唐僧肉”,随意向企业伸手,索拿卡要甚至敲诈勒索的现象,我省确定了16个单位(企业)为监督测评站、266个单位(企业)为监督测评点、282个(企业)负责人为监督测评员;同时,完善投诉受理快速反应和协调机制,对企业反映的软环境问题及时处理,限时办结,等等。这些措施、制度的贯彻实行,将为企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接得东风至,扬帆破浪行”。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带改革,二者互动所释放出的制度红利,将为我省人民带来最实实在在的福利。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徐永健)
■链接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今年全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
推动国企改革攻坚扫尾,积极稳妥处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重组整合,优化资产配置。健全省级国资监管体制,完善国有资本预算、财务监督等监管制度体系。
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等体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强化财政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流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健全财政投资体制,促进财政投资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
做实做强政府融资平台,提高融资能力,加强政府性债务全过程管理的机制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全面完成三年水利改革任务。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需关系的价格机制;稳步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改革。
来源:湖南日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