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21世纪,一浪高过一浪的信息技术变革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
举一个例子:今后酷热八月,您18时下班,从单位回家要开10分钟的车。而当天的气温高达40度,您家里的空调要使室内温度降到26度也约需10分钟。这时,您就可以预先打开手机的一个应用软件,通过常德云计算中心的后台数据中心直接控制家里的空调开关,当您回到家中时温度刚好降了下来。
市民生活尚能如此智能化,现代城市运行管理也将全面智能化。如果您看过今年年初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您肯定还对电影里让所有人无所遁形的“天眼”系统印象深刻,它能通过链接到电脑终端的摄像头短时间内分辨出人脸。现实生活中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变成现实,今后运用这种高科技手段抓捕犯罪嫌疑人和恐怖分子将变得如探囊取物般简单。
正是由于充分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能对社会管理、公众服务、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形态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社会发展趋势,而我们常德已经勇立这个时代潮头。
2010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建设数字常德。2013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更高层次,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常德、现代常德、绿色常德、幸福常德“四个常德”的战略部署,并将智慧常德建设作为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的首要路径,全新定位、全面部署、全速推进。随后,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常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3至4年努力,建成泛湘西北区域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建设处于技术一流、全省领先水平,成功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智慧常德建设成果。
《易经·系辞》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智慧城市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可以说是“器”;而抓好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谋划信息化整合的总体思路,可以说是“道”。市委、市政府在智慧常德建设中将“道”和“器”相融共生,将“智”和“慧”协同发展,一座现代之城、智慧之城指日可待。
不止是大数据的搬运工
自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以来,智慧城市对常德来说不再是一个偶尔出现在专家学者口中的名词,而是被写进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内容,关乎常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智慧常德已经成为了市民、媒体热议的重大话题。它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干什么?它又如何实现?
市电子政务办主任唐西新介绍,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而由城市数字化到城市智慧化,关键是要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和共享利用。
而大数据源于对个体小数据进行整合,再进一步对累积起来的海量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和智慧处理。比如在武陵区下南门十字路口,市民进入武陵阁步行城的一瞬间,悬于高处的摄像头已经执行了一个悄无声息的刷脸动作。而此时,这样一次简单的数据采集,立刻被转化为二进制的数据包,传往柳叶湖畔的常德云计算中心。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加之大数据中心的信息分类处理,便可实现对步行城的智能化管理。
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则是通过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模式来实现的。根据智慧常德“1+4+N”的架构模型(“1”即常德云计算中心,“4”即信息基础设施、公共管理、民生服务和产业融合等4大体系,“N”即各个应用系统和重点项目),将城市中可利用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到云端,初步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房屋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视频资源等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解决城市各部门数据孤岛问题,构筑“城市运营中心”,提升城市智能管理水平。
自2013年以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常德成功引进了全国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作为智慧常德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并顺利跻身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笼子,先后筹资4亿多元,迅速启动了常德云计算中心平台建设,推进了地理空间框架系统、智慧城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数字防控系统、社会治理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综合治税系统等一大批新的项目建设,为我市未来的城市管理架构出一个庞大的数据基础,也为新常德在产业升级中实现“弯道超越”备好了东风。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已经成了常德市的一张名片。
37岁的旷贤平是鼎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一名采集员,每天都要负责5条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工作。8月5日,当她走到汽车南站的时候,发现一处违章建筑正在施工,就拿起装有城管通系统的智能手机拍下现场,然后上传到区指挥中心。区指挥中心的坐席员核实之后,就通过中心系统直接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了鼎城区城管执法大队的终端电脑上。执法大队获取信息后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到位。
目前,常德市智慧城管系统已覆盖市城区约90平方公里面积的数据普查和100平方公里的实景影像,共采集部件数约38万个。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刘兴华这样介绍智慧城管系统:“它就像一个精细的‘管家’,城市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都处在‘它’眼皮子底下。坐在监督中心,100平方公里的市城区都在掌控之中。通过对环卫清扫车、洒水车的监控,一块砖头没洗干净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交通拥挤、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展会加剧这些问题,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让城市变成美好的反面。
2014年9月17日晚,一则“常德市武陵大道体育中心路段发生强奸抛尸案”的信息在微信圈和互联网上疯传。其实在接到市民报警之后,警方就立即赶赴现场,经调查和现场目击者证实为一起车祸。但“强奸抛尸”的谣言愈传愈烈,警方最后调出当时的视频监控并通过权威媒体进行广泛公布,使得谣言不攻自破。
可以说,智慧常德的建设,给城市公共管理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为升级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把“秘钥”。按照智慧常德的整体设计,第一阶段重点建设云计算中心和一批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应用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第二阶段重点建设一批民生服务应用项目,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市民的生活品质、民生服务、居住环境等都得到极大提升。
比如交通出行、医疗服务、免费WiFi、O2O购物都可以实现智能管理,今后去商业场所,市民无需使用现金,只需刷脸即可;在智慧医疗系统中,医生通过电子病历对病人的病史、用药史一目了然,对症下药;在智慧教育中,最偏远的山区也能通过网上校园听到最高水平的老师讲课;在家庭防盗中,红外线设备可以连接到市民的手机终端中,一有陌生人闯入手机便自动报警;在企业生产中,云计算可以精确算出产品的质量……
一笔开启未来的大投资
以大数据处理和感知终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新形态,必将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基础和新引擎。这对一直以来期冀坐稳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置的常德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是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发布了3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总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100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通过采用全部的智慧管理,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发展的收益将增加2.53倍。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广泛成果,应该说,前景广阔,商机无限。
所以,智慧常德建设的第三阶段,也正是着力于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从而在区域内推动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洼地、科教支撑平台、城市发展龙头,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增强常德的辐射能力,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实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除了以常德云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数据信息公共平台初现雏形之外,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投入近40亿元,建设各类通信基站9778个,移动通信正在由2G、3G向4G跨越,全市宽带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光纤覆盖率达30%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也捷报频传。“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移动互联网产业等信息化企业已发展到2014年的480家,其中,规模工业产值由2011年的43.3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91.2亿元。
在中国再版了16次的畅销书《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这样说:大数据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工具。常德借着这套魔力无限的工具,必将启蒙城市深度改造直至浴火重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未来,拥抱大数据时代下的都市桃花源。来源: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