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确立了实施“135”工程目标,即重点扶持10个创新创业园区,今明两年建设标准化厂房30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企业500家以上。通过努力,目前,已经在全市规划的17.93平方公里创新创业园内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27.6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企业41家。
近日,记者在全市走访中欣喜地看到,各地“135”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沅澧大地,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
鼎城高新区 立足“高”“活”“新”
在鼎城高新区,投资5.5亿元,占地309亩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一期、二期已全面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多层标准化厂房19栋,钢架单层结构标准化厂房4栋,能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需求;建成了“四路一桥”路网骨架;启动了投资1.5亿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进了广州创新建怡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专业运营服务团队,力争今年6月底挂牌运营,2016年底成功申报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今年来,为了促进创新创业,鼎城高新区侧重了三个立足。
在建设规划上立足“高”。聘请一流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五有”标准(有孵化器、有加速器、有拓展服务功能、有生产设施配套、有生活设施配套),对2平方公里创新创业园区规划区域内进行了总体规划。
在投入机制上立足“活”。采取政府融资和招商引资方式,加快推进区内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采取融资投入方式,投资5.5亿元的24.2万平方米(含3.2万平方米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已建成厂房11万平方米,今年12月底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启动了园区1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的招商引资工作,计划今年底启动建设。
在项目引进上立足“新”。在标准化厂房项目引进上,坚持“高新”特色。利用一栋标准化厂房,大力推进以标准化厂房为载体的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建设,目前,已与广州创新建怡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力争今年6月底正式挂牌运营,2016年底成功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培育。力争将创新创业园区建成园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桃源 三大举措创新创业园区
截至目前,桃源创新创业园区在建标准化厂房面积30.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9万平方米并已全部出租,建成厂房租赁率100%。今年来,园区标准化厂房建成、在建、拟建面积及租赁率均居常德市首位。
加快创新创业园区发展,桃源三大举措效果显著。
转观念大胆创新,厂房建设贴近实际。针对标准化厂房建设中存在的空置率高、配套设施滞后、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经多方学习调研,根据园区实际,率先提出“四个转变”,取得较好效果。即从统一规格建设向根据行业特点、企业需求差异化建设转变;从单纯完成上级任务指标建设向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开发建设转变;从以厂房建设为主向综合配套转变;从以政府出资、亏本经营为主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为主、自负盈亏滚动发展转变。同时,实施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做到了即来即租、即租即用、用即满意,效果较好。如政府自建的孵化园一期已建成的3万平方米厂房,一建成就已全部出租,部分企业已投入生产,很多企业已签订意向性租赁协议,等待二、三期入驻。
转方式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精准高效。结合实际,确定园区产业发展主体构架为“两主业、四园区”,即两主业:劳动密集型轻工制造业和高科技型电子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四园区:运动用品产业园、电子产业园、机械产业园和小微企业孵化园。立足自身优势,重点抓精准招商、特色招商。
抓改革创新体制,园区运营步入快车道。按照“一权两制一司”改革精神,桃源园区改革已基本落实,初步实现了“封闭式运作”。目前县直12个职能部门、55项行政审批权已全部下放到工业园,并启用“2”号公章,真正做到了园区“办事不跑路,审批不出园”。为保障创新创业园区建设资金,县委、县政府决定,自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桃源工业集中区3亿元基础设施预算资金,一定三年不变;以2014年园区税收为基数,每年增长部分全部返还园区用于建设。2015-2016年,桃源创新创业园区计划投入资金30亿元以上,其中标准化厂房建设22亿元,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6亿元,污水处理厂建设2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县财政拨款5亿元、园区自筹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9亿元及向上争资争项1亿元等。
汉寿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
建设步伐
记者看到,汉寿已经制定了《汉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并上报省科技厅。同时,为进一步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步伐,5月初,县政府还组织科技局、高新区等相关部门赴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及相关科技园进行了考察学习。并邀请华南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来汉实地调研,计划由华南理工大学以入股的方式主导汉寿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洽谈中。
按照省“135工程”相关要求,汉寿高新区全力推进“135”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省发改委专项补贴的18.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汉寿通和园区投资有限公司融资1亿元,用于园区小微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企业导师团队和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开始投入建设。
在标准厂房“硬实力”达标的基础上,汉寿高新区同时注重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等“软实力”的建设工作。计划同期完成相关人才工作的建设。做好“针对型、保姆型”的一站式服务。已经出台标准化厂房招商优惠政策,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策略,合理设计产业布局,在保证引进企业数量的同时,注重园区整体产业布局,做好入园企业择优选优工作。
武陵 打造泛湘西北移动互联网、
电商企业孵化器基地
武陵创新创业园地处武陵区工业园境内(紧临常德大道),规划总面积约1.86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0亿元。计划分3个阶段进行开发,现在正在进行移动互联网创业园的建设。这是市委、市政府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把握省加快实施创新创业“135工程”契机,打造的泛湘西北移动互联网、电商企业孵化器基地。2015年2月获批全省第二家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申请入园,20余家企业正式签约并进行店面装修。在入驻企业中,“名家医药”投资1.5亿元,购买厂房3栋,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从事健康事业、远程医疗会诊和医用药具网络销售;“本地易购”网于3月17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股权挂牌交易。预计移动互联网创业园完全建成后,能容纳1000家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入园,3年内打造成泛湘西北最大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区,5年内打造成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园区之一,实现直接交易额达到3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过亿元,辐射带动延伸产业增加产值1000亿元以上。
西洞庭 协同发展产城融合
西洞庭创新创业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以生物科技和产业孵化为主题,其中食品加工片区采用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园中园等模式新建标准厂房,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和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机械制造片区拟采用“研产城”综合体模式进行打造,“研产城”综合体模式,是以技术产品研发为上游体系,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依托,以确保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运行为核心,利用城市运营的概念建立的、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具有符合功能的综合体。其产业形态表现为技术联盟、产业集群、上下游联动,实现工业、商业、服务业、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城市功能综合体,实现研发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之间的融合。
园区2015年至2016年拟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0家,其中创新创业企业15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形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链条。创新创业园区预计总投入3.4亿元进行标准化厂房建设,目标为通过引进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5亿元,并解决就业岗位5000人以上,将西洞庭打造为技术转移创新中心,带动全市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促进整个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的快速融合发展。
津市 建设特色园中园
津市工业集中区2012年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经3次扩规后规划面积达到了18.96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87家,其中规模企业65家。2014年,集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实现入库税收1.2亿元。
当前,津市工业集中区创新创业园区以承接创新创业、产业转移、孵化中小微企业为主题,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计划2年之内投资11.0亿元,建设3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用房以及区内基础设施。拟引进新材料、装备制造类的创新创业企业50家以上,把津市工业集中区创新创业园建成极具特色的园中园。去年以来创新创业园区共建成标准厂房7栋,约3万平方米。截止到现在园区共建设施工的标准厂房面积约8.8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完成施工验收。来源:常德日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