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信息

【省内】湖南:“三量齐升”战略背景下的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14-11-14 11:24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   新华社记者 邹云 丁文杰 白田田

      湖南省决策者意识到,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上是改革开放的差距。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湖南与周边邻省未来的“较量”,根本上必定是深化改革的竞争。只有让全省干部群众摸清家底、了解差距、认识不足,有目标地纵深推进改革,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南,从来就不缺乏变革的决心、勇气和实践。

      改革就是调整既有的利益格局,改革就是要革自己的命,改革就是刮骨疗毒,改革就是自我救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湖南不甘人后。

      “决不能输在新一轮改革的起跑线上!”这是湖南对于这轮改革的认识、动员、呐喊,也是奋力前行的号角。

      蓄势待发,搏击长空。围绕省委“三量齐升”(经济总量、人均均量、运行质量)战略,围绕7000万湖湘儿女的小康梦,深改元年,48项重点改革在三湘大地破茧而出……

      为什么要改革?补“三个短板”促“三量齐升”

      2月8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二天,湖南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徐守盛就主持召开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向全省释放了强烈的改革信号。

      今年以来,湖南在省委书记、省长带领下组成党政代表团东进西突、北上南下,展开密集考察学习,先后到上海、湖北、广东等改革前沿阵地取经。每次考察回来,代表团连夜开会谈感受、谈差距、谈谋划。

      今年以来,湖南一些细心的干部发现,省政府每次召开工作会议前,省长杜家毫都会邀请一些改革领域的领导、专家,给干部们讲一堂课。比如,湖南省政府专门邀请上海自贸区领导讲授自贸区改革的做法等。

      “当前,全国各地改革已成千帆竞发之势,我们坐不住,等不得。”徐守盛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湖南期待改革迫切心情的写照,而这种改革的深层次动力,则缘于湖南人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危机意识。

      在湖南各界看来,当前湖南面临的最大实际是“发展不足”,最大问题是“发展不优”,最大困难是“负重爬坡”,最大挑战是“矛盾叠加”……

      针对这些短板,早在两年前,湖南省就制定了“三量齐升”的发展战略。“我的理解,湖南经济发展表象在总量,差距在均量,要害在质量,因此,这一轮改革的方向就是总量、均量和质量的‘三量齐升’。”湖南省委深改办专职副主任秦国文说。

      从总量看,湖南面临“前堵后追”的竞争局面,GDP总量一度全国第九,2012年被湖北反超,降为第十,与排第八的四川的差距也拉大到1695.6亿,且增速低1.3个百分点。

      从均量看,湖南人均GDP低于全国4800多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46元、477元,而且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发展很不平衡。

      从质量看,湖南农业大而不强,重化工业比重较大,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以上,大中型企业比重很低,2012年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41.4%,而山西、安徽、湖北、河南等4个中部省份则超过55%。

      “‘三量齐升’找方向,‘三个短板’找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领域的改革。”提起湖南改革的脉络,秦国文如是说。湖南省经过把脉省情,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开放型经济、非公经济、县域经济薄弱等“三个短板”。“而这三个短板,就是湖南此轮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知不足而后奋进。改革开放之初,湖南的一车生猪换回广东的一车矿泉水的情景,既是真实的写照,更是对湖南的“刺痛”。湖南省决策者意识到,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上是改革开放的差距。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湖南与周边邻省未来的“较量”,根本上必是深化改革的竞争。只有让全省干部群众摸清家底、了解差距、认识不足,有目标地纵深推进改革,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改革怎么“改”?用“放收之道”统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厘清思想观念入手。

      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湖南主政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要求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自治之手”,积极主动放掉应该放的权,全力以赴履行好政府该履行的职责。概括起来,就是该放的坚决放开,该收的坚决收紧,用“收放之道”统揽整个改革。

      早在2013年7月,长沙海关率先在全国海关为权力“松绑”,对180项业务审批事项中的64项进行取消、下放、转移等调整。

      去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向长沙市下放4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涉及发改、工信、财政等近20个部门和单位。

      今年1月份以来,湖南省先于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注册资本、住所等登记条件,由以前的“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引发了创业热潮。

      今年以来,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的若干意见》,首批民资进入公共建设领域投资项目124个,总投资额1710亿元。

      国务院下放的27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衔接落实,湖南省本级取消行政审批项目60项,向市州下放76项,各市州行政审批事项全面精减。长沙市仅保留180项本级行政审批项目,比广州、武汉还少。

      ……

      然而,与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从而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资源环境的保护方面,湖南省却是越收越紧。

      出台《湘江保护条例》、关停1000多家重金属企业、划定生态红线、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湖南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领全国之先。早在2007年启动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国家试验为湖南的这项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是限制经济发展,其核心是通过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倒逼产业升级,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之间的关系,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张文雄说。

      2013年,湘江保护与治理被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同年,备受关注的《湘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地方立法,与政府决策形成合力,共同为湘江母亲河的保护与治理保驾护航。

      9月29日,湘潭竹埠港工业区最后两家化工企业关闭停产,这个有着半个多世纪里程的化工工业区“寿终正寝”,数十家企业被关闭,体现出湖南在环境保护方面“容不得任何商量”的硬度。

      由于历史污染严重,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长沙七宝山等地被列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七大重点区域。2011年8月,湘潭市政府主要领导向省政府递交了工作责任状,限期关停竹埠港化工企业。

      改革改什么?48项重点改革纵深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湖南省要改什么?

      “中央是6个专项改革,我们根据本省实际,分解为9大类改革。这9大类改革中,我们确定了48项重点改革任务,目前除3项需要等国家具体政策出台后才能启动外,已完成3项,其余42项改革任务正在抓紧推进。”秦国文说。

      根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明确今年改革的9大类任务,分别是行政机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民主法治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9月份以来,湖南与物价相关的新闻改由“发改委”对外发布。将物价局并入发改委,这只是湖南省推进机构改革当中的一项。

      机构改革就是“革”政府部门的命,从来都是最难的改革。湖南省为什么将机构改革看得这么重,率先要推进机构改革呢?用徐守盛的话说就是,“要突出解决体制机制弊端,减少政府管制事项、行政审批项目、办事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做到该放就放、应减必减、能省则省、当免即免。”

      为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湖南经济发展的活力,不久前,湖南省发改委宣布取消13项、降低5项、市场化14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初步匡算,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7亿元,减少政府管价金额20亿元以上。

      今年4月,湖南省出台“国有企业改革30条”,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出台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的省份。湖南国企改革措施一经公布,立即引发投资者追捧,“湘股”一度高涨。值得一提的是,总部位于长沙的中联重科,其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之路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改革“样本”,亦成为湖南省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模板”,目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者”。

      推进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差异化产业和考核政策、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建立市场化环保机制、终身追究责任……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沉下心来当改革“工程师”和“施工员”,从“GDP崇拜”中顿悟转型,从粗放发展中去伪存真,从既得利益中“拨乱反正”,湖南新一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箭已离弦。

      然而,改革绝非一蹴而就,湖南省并不是没有感觉到推进改革的难度和危机。改革是系统工程和持久战,最怕“雷声大、雨点小”,最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为了使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湖南省建立了对各项改革的跟踪督促和对重大改革事项的协调、审查、评估机制。“省委省政府围绕改革落地,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每一项改革任务分解,狠抓落实,我们每月监测一次,前段时间还分了8个组在全省开展了改革大督查。”湖南省委深改办处长唐超群说,目前,正在制定对责任单位和地区的考核细则和评估办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要认定的事,湖南人绝不轻言放弃。“我们要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将改革进行到底!”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满怀信心地说。

    来源:湖南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