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信息

【本市】且待满“园”芳菲时——新常德新创业之现代工业走笔

发布时间:2015-08-11 10:41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   这两年,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常德工业的发展,那就是“难”。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工业是直接的晴雨表,常德工业难以避免地遭遇大势席卷。烟草、机械、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都面临严峻考验。
      高歌猛进的发展,转眼就成了记忆。2006年以来连续5年经济总量、工业增速、项目投资等主要指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风光不再,而新常态下的工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也实属不易。
      常德要发展,工业要奋起。这是常德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绕不过去的坎。两年前,新常德新创业的战略部署之下,再一次确立了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地位,响亮地提出了推进现代工业的口号。
      新的形势之下,常德现代工业如何破题?
      综观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无一不彰显一个路径:经济的核心是工业,工业的核心是园区。
      与其在工业数据上纠结,不如退而结网夯实基础。市委、市政府确定园区攻坚为“三大战役”之一,举全市之力,支持园区发展,激励园区发展,加快园区发展。实现全市园区发展的大提速、大提质。
      在两年新常德新创业实践中,园区成为常德现代工业发展的缩影,“1115”工程成为常德现代工业的代表,在这块农耕文化的土地上,继续挥写着常德人的梦想。
      今天的努力,必将迎来明天常德工业的满“园”芳菲!
      园区攻坚,园区活力激起来
      迪文科技总经理王洪说:“桃源和很多地方比,优势不是很明显。但前年我们董事长应邀回到家乡,到园区一看大吃一惊,基础设施建设一应俱全,所有开办企业的手续不用出园就可办理,还有专人跟踪服务,当即就有了回乡创业的信心,创下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高效率。如果没有园区搭建的创业平台,我们可能想都没想到会在桃源投资兴业。”
      总部在北京中关村的迪文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从事工业HMI(智能串口显示屏)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达到30%,“迪文屏”是工业GUI领域的全球知名品牌。桃源迪文一期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启动三期建设。
      桃源创新创业园区紧邻桃源县城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在建标准化厂房面积30.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厂房面积9万平方米并已全部出租,建成厂房租赁率100%。
      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如筑巢引凤,吸引了迪文科技这样一大批好的企业。而园区攻坚,打的是一场硬仗,目标就是多年来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大小堡垒。
      2013年以来,全市园区投入资金80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388万平方米,建成218万平方米,出租使用率达到6成,吸引了400多家中小微企业进驻。特别是今年来,启动了现代工业综合体建设,引导各地园区配套建设办公楼、公租房、食堂、超市、公园等基础设施,搭建融资、物流、电商、政务服务等平台,全方位提升了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同时提速创建新型园区步伐,顺应省“135”工程,在全市创建创新创业园区10个,提前半年实现了创新创业园区的全覆盖,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6个。特别是强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重点布局常德经开区、武陵、鼎城、西洞庭等地园区集约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设立50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专门用于补贴和奖励。
      近两年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325个园区主干道、路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建园区道路132公里,两年来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120亿元,投入额度、增长速度均创园区建设历史新高,园区形象、园区面貌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全面推行和落实了以“一权两制一司”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目前,各区县(市)均已基本完成各项改革内容,特别是市委1号文件明确要求下放到常德经开区的所有项目,已全部落实到位。随着“2号公章”的认可推行、园区财政的独立运行、用人绩效体制的建立完善,工业园区被赋予了更多的管理权限和发展活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鼓励园区通过BOT、BT、PPP等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夯实园区承载能力。
      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引导各地园区完成了新一轮规划修编,全市园区的建成面积达到108.86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突破123平方公里。目前,灌溪、太子庙工业园发展规划及卫星镇总体规划已基本成型,武陵工业园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方向已经明晰,两个新的“国”字号开发区创建工作已全面启动。此外,中联重科千亿工业走廊、常德经开区千亿园区、芙蓉王现代新城等3个千亿工程的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为我市工业跨越发展构筑了顶层设计。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园区攻坚战役的深入开展,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激活了园区内生力。到目前为止,全市百亿园区由2012年的4个增加到7个,园区规模企业户数由2012年的437户增加到558户,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50.8%增加到55.2%。
      “1115”工程,产业大树撑起来
      大汉集团董事长黄立军说:“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把我们列入了‘1115’工程,对公司进行了重点扶持,并派出市交通局副局长陈清做为企业特派员常驻公司。这两年来,企业特派员帮助我们组织市场对接、协调建设中的一些矛盾,今年又想方设法为我们解决贷款资金过桥难题。特派员工作这么尽职尽责,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是支持和帮助,更是一种信心和动力。”
      被企业家连连点赞的企业特派员,就是近两年服务企业的一项新举措。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共派出19名特派员,服务“1115”工程22家企业。
      园区沃土之上,必须要有产业的发展、企业的支撑。面对常德工业的现状,产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1115”工程,为产业和企业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重点、强化了支撑手段。
      围绕“1115”工程,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1115”工程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1115”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的通知》等,对“1115”企业实行“一个市级领导、一个后盾单位和一个特派员”的“三个一”联系服务机制。严格兑现政策,对“1115”工程企业实行特殊发展政策、特殊服务制度、特殊贡献奖励,特别是严格兑现“1115”工程企业新上生产性建设项目免收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政策,3年来共为企业减免费用2500多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实行特派员制度,负责办理企业一切涉及政府部门的行政手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22名市级领导、28个市直部门参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30多个。强化工作调度,建立了企业重大问题台账,每周调度一次进展情况,每月向市主要领导汇报一次问题解决情况,每两月由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一次“1115”企业和特派员调度会。
      为了促进工业结构转型,我市明确了重点发展烟草产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材料、纺织、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集群,打造“一廊两城三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由过去的全面兼顾、全线推进转型为当前的集约发展、集中扶持。加大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围绕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恒安纸业等大企业,定期挖掘、包装、发布配套项目,建设了中联重科配套园三期、恒安纸业四期等配套项目。按照“两端延伸、中间分离”的思路,健全了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建设了市城区、德山和澧县物流园以及部分企业物流中心,使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配套。
      2013年提出的“四个百亿”工程全面达到既定目标,“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百亿区县”分别达到7个、3个、6个和8个;2014年提出的“四千双百”工程基本完成,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951.4亿元;18家“1115”企业累计完成产值977.7亿元;规模企业户数924家,新增77家。
      今年上半年,22家“1115”工程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11.5亿元。其中华南光电、恒安纸业、惠生肉业、美华尼龙、云锦集团、金健米业、大汉集团等7家企业累计产值均保持了15%的较快增长。

        来源: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