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华视点:三大民生难题的求解线路
孙文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题:三大民生难题的求解线路--2009年教育、医疗、住房改革焦点和趋势
记者汪金福、张晓晶 、韩冰
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多年来被喻为压在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2009年这三大领域无一寂寞,各自演绎了不同寻常的篇章:以撼动高考指挥棒为出发点的教育改革在争议声中谨慎前行;酝酿多年的新医改方案在千呼万唤中破茧而出;而缔造了历史记录的房价则在人们困惑的眼神中“一路高歌”。
教育、医疗、住房,民生三大难题。经历风云变幻的2009,人们怀揣期待开始畅想明天。
上学难--改革触及本质难点仍需破解
在2009年高考中,作文只得8分,总分仅有428分,却能熟练使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写作的考生黄蛉,最终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录取。这起轰动一时的新闻,成为教育改革破冰的一个信号。
多年来,顺应学生和家长的呼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并非无所作为:封杀奥数班、禁止乱收费、遏制择校风……然而,由于这些举措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不仅成效有限,也难免使这些改革本身局限于“小打小闹”境地。
2009年的教育改革开始破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箭在弦上;尝试对一些特殊人才破格录取的理念在一些地方开始实施,唯分数论的坚冰开始打破,如中学校长推荐制、高分退档、扩大自主招生比例、11个省份推行新高考等。
这一年争议最大的教育改革是北大首推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竟有80%的人对此举表示反对。而从北大公示的学生名单看,偏才、怪才仍没进入招生的视野。究竟是北大在作秀,还是相对于当前的高考改革环境来说太超前?引起人们对高考改革更深层思考。
这一年也是教育公平备受考验的一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推进都同时面临教育是否公平的讨论。今年全国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后的新高考,特点就是把综合素质评价引入了视野。理念虽好,但众多考生和家长仍对其可行性、客观性表示担忧,这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多数省份还处于“空转”状态。而山东作为我国率先进行高中新课改的试点省份之一,今年第一次尝试把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实现硬挂钩,临沂师范学院将12名综合素质评价低的高分考生退档,尽管受到争议和质疑,但这种崭新的评价方式终究迈出了艰难一步。
专家认为,部分省份和高校的探索都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作了有益尝试,但离搭建高考“立交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只能前行,没有退路。
坚冰虽已破,路途仍遥远。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认为,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财力上的,既面临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大的基本国情,又需要应对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谋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必须在中学和大学同步改革:一是使高校的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分离,让校长的权力受到制约;二是使中学的评价体系与大学的招生评价体系接轨;三是使自主招生公开透明,让与推荐权、招生权接近的人受到监督。
看病贵--医改方向明确效果尚待检验
酝酿多年的新医改方案在2009年上半年隆重登场,使得这个年份在中国医药改革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根据新医改方案,城乡居民可以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年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公立医院突出公益性;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各级政府三年需要投入8500亿元……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重点项目的逐步实施,药价高、看病难、个人负担重、公立医院“逐利化”等痼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亿万百姓看到了搬掉“看病贵”这座大山的希望。
临近岁末,发改委、卫生部、人社部公布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主要基调是提高诊疗费用,降低药价,逐步改变医院以药养医的体制。
同时,新医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11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有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人们为政府解决看病贵的努力和决心叫好,但也有人对实际效果持谨慎态度。在济南一家国企工作的张宝国说,我国大大小小的药品降价已经许多次了,可是大家普遍感觉药价还是贵。最担心的是药价没降下来,诊疗费倒提高不少。
一位省级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医院一年的财政投入只有1000万元左右,还不够给职工发两个月工资。“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趋利性不变,医药价格改革很可能‘摁下葫芦起来瓢’,减少的药品收入总能通过其他渠道补回来,最终还是转嫁到患者头上。”
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武广华认为,医改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与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监督管理、公立医院改革等措施协调推进,必须改革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使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本位。新医改方案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要解决“看病贵”难题,还要看制度能否进一步完善。
房价高--调控密集出台能否抑制投机
如果说教育和医疗领域2009年因为改革轰轰烈烈而令人期待甚至引发争议,那么住房领域的“轰轰烈烈”则多少让人有些无奈。一路飙升的房价除了继续让普通百姓望房兴叹,还让人平添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房价在金融危机中不仅没有充分调整,反而升至历史最高纪录?
回望2009年房价走势可谓扣人心弦:年初,金融危机笼罩下的房价仍处下行通道,人们预测房价调整至少将延续至年中;然而,从3月份开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环比便开始上涨,此时人们还将涨势喻为“小阳春”;至5月,部分重点城市已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此后涨势更一发不可收拾,至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上涨达5.7%。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更是以令人瞠目的涨幅位居前列:据有关机构统计,11月份北京四环以内期房均价突破2万元/平方米;上海五一期间参加房展会的本地楼盘均价还是1.2万元/平方米,十一房展会时均价却达到2万元/平方米,创下历届“假日楼市”均价新高;深圳1月份住宅成交均价不过10988元/平方米,到了10月份已超过2万元/平方米,涨幅达100%。
业内人士指出,房价飙涨背后有多种原因。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大部分时间当月住宅销售量面积大于当月新上市住宅面积,可售住宅库存量迅速减少导致楼市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中国住宅及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供不应求是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如何看待这种旺盛的需求?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化学认为,其中很大部分是投资投机性需求,这些需求大量涌入房市,严重挤占自住及改善性需求的空间。“目前房价收入比、租售价格比等楼市重要指标普遍超过国际警戒线,房价严重偏离普通居民消费需求。”张化学说。
另外,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也使得住房市场缺乏重要的“平衡器”。尽管四万亿刺激计划中有相当部分资金应投资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保障房建设资金到位率不足25%,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情况堪忧。
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囤地倒地、违规放号等一系列行为,以及年中人们的“通胀”预期和年底对优惠政策到期的“恐慌”等,都为2009年房价非理性上涨推波助澜。
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的迹象引起了决策层高度关注。12月14日,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应、抑制投机、加强监管、力推保障房等四大举措。这些举措的背后凸显一个关键主题--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此前,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同一天,发改委负责人明确表示,要抑制投机性购房。17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再次出台调控举措,宣布将开发商拿地首付款比例提高到五成。有关专家表示,抑制投机成为本轮楼市调控的重点。
政府有决心、有目标、有重点,这多少让越来越无奈的消费者有了新的希望。人们相信,住房难并非无解,只要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实现“居者有其屋”不是梦。
来源:新华网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