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国内】2010中国经济十大“考题”:区域经济“多点开花” 调结构仍须“加码”

来源: 2010-07-02 10:20 字体:【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进行了明确,其中涉及经济领域的主要有十个方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等。

        如今,2010年已经过半,总理为中国经济布置的十大“考题”,完成情况如何?本报采访了20多位专家学者,就相关领域目标完成情况一一进行“打分”,并就下半年政策走向进行展望。

        考题之一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政策也不断出台,但离预期效果仍有一定距离。

        现状描述: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上半年所经历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如,今年一季度,人们还为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而担心,但到了二季度,却开始对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忧心忡忡,前后反差之大,超过历年。

        在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工作力度始终没放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防止房价出现过快上涨;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清理力度;调整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新非公36条;出台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就实际效果来看,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预期目标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如,“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提出,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十一五”计划前四年,经过努力,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十一五”下降20%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作为“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在降低单位GDP能耗方面压力仍较大。

        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今年上半年,最大的进展是转型成为市场共识,都充分意识到原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同时整个转型的方向和政策框架已经较为清晰,但是具体的政策落实需要时间,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经济学家张卓元明确表示,中国经济面临很多两难问题,如果不拿出“铁的手腕”,要想彻底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另外,我们也需要时间,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巴曙松也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他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企业营销重点从外需向内需的转换,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很大的努力。

        对于今后的政策走向,专家表示,后危机时代,调结构势在必行,目前来看,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压力较大,相关政策措施仍不能放松。

        考题之二 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同时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今年以来,我国CPI涨幅节节攀升,引起业内关于通胀的担忧。如今已到年中,关于上半年的物价走势,有关专家普遍认为仍比较乐观,全年来看实现CPI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困难不大。

        现状描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CPI涨幅3%左右,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

        事实上,对于能否实现这个目标,有分析人士一直有疑虑。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去年也投入了天量信贷,这使得许多专家担忧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来临。

        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5%,2月上涨2.7%,3月上涨2.4%,4月涨幅达2.8%,5月则超过3%的警戒线,达到3.1%。多数学者认为,今年上半年物价涨势尚属稳定,国家对物价的调控措施十分得力。

        事实上,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看来,5月份我国CPI之所以有较大幅度上涨,关键原因在于食品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影响,5月份CPI环比呈下降趋势,当前以及今后价格上涨压力有缓解趋势。

        今年6月,发改委曾在一月之内6次发文,针对价格问题做出反应,表明有关部门对于物价问题的重视。

        专家点评:

        经济学家王小鲁认为,未来几个月我国仍然面临通胀压力。但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做了一些调整,信贷投放看来也在放缓,全年CPI有可能突破3%,但估计不会太高。目前南方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有可能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但是估计对整体物价影响不会太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今年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问题不会太大,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没有去年那么松,房地产调控也出台了不少措施,这些措施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状况产生了影响。

        对于上半年物价调控的效果,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达到85分以上,他认为政府釜底抽薪,上半年采取了非常到位的调控政策,CPI会在6、7月份达到接近4%的高点,主要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

        “从目前趋势来看,总需求扩张的步伐较上年同期有所放慢,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急速拉升态势,对价格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从重要产品的供给来看,夏季粮食收成还可以,尽管一些小品种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总体上粮食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张永军认为,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7月份前后稳定在4%左右应该问题不大,目前来看整体价格走势比年初预计的情况要好一些。

        考题之三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温家宝总理还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现状描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1.9%。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评价是,国民经济回升的好势头进一步发展,开局良好。

        目前,我国上半年的GDP数据还没有公布,但专家普遍预计,总体上应该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6月25日-26日,温家宝总理在杭州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

        专家点评: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之所以这一项能得到较高分数,是因为“只要出口没有太大意外,中国经济就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他说,今年与2009年不同,当时,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是负3.6个百分点,即便是这样,2009年全年的GDP仍然保持了8.7%的增长。“而今年出口对GDP的贡献起码会是正值,全年的增长数据不会太差。”

        博览财经研究员王飞翔认为,“2010年,如果牺牲一点经济增速,为调结构腾出空间并取得一定成效,那么,2011年的中国经济前景,就非常值得乐观。”

        与曹远征和王飞翔一样,渤海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也对“保增长”给出了“优秀”的评价。他预计,全年能够保持9.5%的增长速度。

        程文卫认为,GDP稳定增长的第一个制约因素在于出口,上半年,有关部门明确了汇率改革的思路,“汇改的趋势是升值,这势必对外贸企业造成压力。”与此同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刚刚爆发,也会导致欧洲市场的需求降低。“虽然前5个月的出口数据不错,但是它反映的是之前订单的情况,我认为,出口最困难的时期还没有到来。”程文卫说。

        第二个因素是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这势必会导致传统产业的增速降低;第三个因素则是内需,短期内内需恐难得到较大提升。

        程文卫说,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下滑。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则认为,自从二季度房地产行业调控开始后,GDP增速就明显回落,这说明之前的高增长是不健康、不真实的。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GDP保持高增长有一定难度。

       考题之四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时至年中,随着央行日前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及随后市场的一系列表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合格的“中考”成绩。

        现状描述:

        2008年年中到今年6月中旬,人民币一直“盯住”美元,对美元中间价维持小幅盘整态势。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符合我国经济的自身利益,有助于我国经济较快的实现稳定和复苏。

        而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为此,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发表谈话,表示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宣布进一步汇改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一度上涨0.45%。

        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的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充分体现了“增强弹性”的汇改意图,同时人民币并没有形成单边升值的一致预期,也符合央行关于“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的表态。

        据记者计算,上周一至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0.54%,期间经历中间价大涨296个基点、回调122个基点,而后又大幅攀升204个基点的行情。即期市场中,人民币走势也呈现双向波幅扩大的态势。

       专家点评:

        记者综合了几位专家的打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取得了75分的平均成绩。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要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第一步要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人民币比较紧地“盯住”一篮子货币;第二步是在紧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加大双边浮动;第三步是不再盯住一篮子货币,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准。

        他认为,目前人民币刚刚开始第一步。从改革的方向上,可以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打80分。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主任陆前进则表示,目前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难度很大,因为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结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等多方面因素。他建议将实际有效汇率稳定作为最终目标。

        对于如何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取得更好的“成绩”,赵庆明建议,下半年应该一方面通过官方的言论去分化市场预期,防止引起单边升值、防止热钱涌入;另一方面,在实际措施中要切实地去“堵”热钱,加大监测力度,并改善国际收支,减少经常项下的贸易顺差,实现资本项目的双向流动。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未来数月,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下,可能会有更多资金流入中国,但如果央行能够成功地在外汇交易中实现汇率双向变动,则热钱流入可能会被抑制。短期来看,伴随着汇率调整,有关部门可能会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

        考题之五 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专家认为,上述目标仍属适度宽松,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就上半年情况来看,专家给这一目标的执行效果给出了77的平均分,且认为全年执行效果与目标值将无太大偏离。

        现状描述:

        今年1-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万亿元,与此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幅也逐月降低至5月的21.0%,逐步向17%的目标靠拢。

        按照监管层“3322”的季度信贷投放节奏要求,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量将占据全年目标的60%左右,即4.5万亿元,不过1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2.6万亿元,超过计划投放量3000多亿。据称,这一超出额度被要求在2季度予以消化。

        而为对冲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且考虑到外汇占款一度大幅增加等因素,央行分别于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增至17%,距离17.5%的前期最高点仅一步之遥,与此同时,央行还多次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二季度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控制的升级,以及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加码,也使得商业银行对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与目标趋于一致。

         具体来看,二季度信贷投放节奏得到了更好控制,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740亿元,5月进一步下降至6394亿元,即前五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累计为4万亿元。目前央行还未公布6月份数据,据专家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偏差幅度不会太大。

        对今年上半年政策实施效果,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给出了最高分90分,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给出了80分的较高分,但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则认为,上半年执行情况中规中矩,并给出了60的及格分。由此,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平均得分77。

        专家点评:

        鲁政委认为,整体而言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较好。但他认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可进一步加强。同时,货币政策使用工具的灵活性以及使用的力度和节奏均有进一步改善空间。

        他认为,实际上4月底就开始出现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但5月央行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力度把握出现偏差,且一个手段的持续使用也值得商榷。

        不过,鲁政委认为,从1-5月的数据来看,今年总量目标以及投放节奏预计能达到年初目标。下半年,如果央行判断未来一两年经济稳健复苏,即经济增速不低于9%,那么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可能会加息。

        赵庆明则认为,上半年信贷投放节奏控制较好,1月信贷投放过高时,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到了2季度,银行摸准了央行意图,因此目标与实际接近一致。下半年的执行情况会更好,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实际投放大于7万小于8万。

        他认为,目前来看,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货币政策可能会适度放松,但年初设定的政策目标应该不会改变,加息预期则会大大减弱,且如果外汇占款不出现猛增,再度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不大。

        刘煜辉则认为,央行无论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都较为被动。他认为,按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央行应提早加息,去年四季度就应该有所表示,或最迟至今年1季度,但因各种因素未加。不过他还是认为,今年货币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与年初设定的目标不会有太大偏差。

         考题之六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部分城市过快上涨的房价已悬崖勒马,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初现,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还没有达到,这道考题的得分算及格,可以打60-70分。”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说。

        对此,著名土地专家邹晓云持相似看法,他认为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还未走入正轨。

        现状描述:

        国务院4月17日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新国10条”。自“新国10条”出台以来,各地住宅成交量普遍大跌,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创14个月来新低,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更是率先回落,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

        从土地市场来看,也出现了向理性回归的趋势。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5月份全国7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88宗,环比减少14%,同比减少11%;成交土地面积134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11%。

        专家点评: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房地产市场距离“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仅从近乎于零的成交量来看,就是明显的“病态”。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若想实现目标必须强化更深层次的改革。

        邹晓云直言,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力度空前,但许多政策(如北京的限购令等)是临时性的,并没有解决楼市的根本问题。因此今后必须在住房制度、财税等方面深化改革。

        王珏林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只有理顺诸如“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等问题,才能将房地产业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楼市一时“退烧”后,过一段时间还会出问题。王珏林还指出,仅就眼前来看,如何打破市场观望的僵局,也在考虑政府的智慧。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则表示,为避免出现市场长期观望的僵局,上海市的有关调控细则和房产税等政策不应长期悬而不决,他呼吁政策早些出台。同时,他鼓励开发商快点降价,“退一步,海阔天空”。

        考题之七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资源税改革一直是政府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工作,可喜的是,这方面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现状描述:

        据本报记者了解,居民阶梯电价方案已经在征求意见,发改委价格司也在酝酿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而近期,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已经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也已率先在新疆进行。

        关于深化资源价格改革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扩大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推进资源税改革。改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

        而5月底国务院同意并公布的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又进一步将其具体化,包括:出台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实施办法,简化电价分类结构,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等。

        专家点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2010年过半,资源价格改革领域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包括已经公布方案的领域和尚未公布方案但是确有积极进展的领域,应该说进展状况不错,可以获得90分的评分。

        林伯强认为,居民阶梯电价方面,已经征求各方面意见,下半年出台可能性很大。而水资源价格机制改革下半年也有望推动。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能源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彤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政策建议各方面已经提了很多,最重要的在于政府有实质性的举动。

        考题之八 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与外部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对外贸易,在2009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发展对外贸易,而着力点在于“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

        具体而言,商务部将今年进出口目标定为:货物贸易实现同比增长8%,服务贸易同比增长10%。除了保证一定的增速外,更要注重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现状描述:

        从前5个月的外贸数据看,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4%。

        “拓市场”方面,在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上半年,我对新兴市场的外贸明显加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双边贸易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东盟自贸协定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表现出色,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调结构”方面,6月中旬,有关部门宣布,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化工产品等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全部取消。这一力度空前的调控措施剑指“两高一资”产品,突显我国决策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促“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的决心。

        “促平衡”方面,1-5月,我国实现出口5677.4亿美元,增长33.2%;进口5323.5亿美元,增长57.5%;贸易顺差为353.9亿美元,下降59.9%。在出口增幅持续进口的状况下,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收窄。

        专家点评:

        综合专家的评价,上半年外贸政策实施情况得到了75分的得分。专家普遍指出,外贸增速、保份额的目标完成得比较理想,但调结构、促平衡作为长期目标,短期内实施起来略有困难,并且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引导性政策。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由于2009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全年外贸实现增长8%目标,和2009年相比是毫无悬念的,事实上,今年全年的外贸增长大致能保持在20%左右,“我们始终坚持‘前高后低’的判断,到四季度外贸增速会有明显的回落。”

        国务院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胡江云也认为,虽然下半年的外贸增速较上半年会有下降,但全年8%的增速没有任何问题,他也坚持“前高后低”的判断。

        对于保份额的目标,霍建国和胡江云均认为,实施得比较理想。“出口现在处于恢复性增长,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增长都处在恢复中,特别是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都比较明显。”霍建国说。

        但对于调结构的任务,霍建国和胡江云都表示还有待加强。目前虽然有为了节能减排,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政策,但是专家认为,政策应该有保有压,在压一头的同时,政策缺少对应该鼓励环节的引导。

        “政策上一定要有突破。”霍建国说,因为调结构不是说出来的,一定要有引导性的政策。最理想的是,政府把调结构的一些自己省下来用于支持外贸结构调整,例如对品牌创新、营销网络建设、企业走出去都可以加大一些支持的力度,这样效果会更好。

        考题之九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制定一系列规划思路。事实上,作为“十一五”的最后一年,2010年区域经济概念仍然热度不减,上半年海南国际旅游岛、长三角等多个区域振兴规划获批。专家指出,今年仍将是区域规划成果累累的一年,从年中情况看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问题不大,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在不断推出区域规划的同时,更要稳中求精。

        现状描述:

        对于上半年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批复的进程,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认为可以打80分,他指出,今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是将局部热点强化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前所未有的积极,在经济总体走向尚未明朗化的时刻,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形势有非常好的推动意义。

        陈秀山认为,和历年相比,今年我国区域振兴规划推出的频率很高,涉及的空间层面很多,总体上应该能达到年初预定的目标,一些区域甚至会超过年初目标。

        专家点评:

        当然,对于今年的区域规划推进进展,专家也提出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陈秀山表示,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虽然立意很好,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势必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国家目标与各级地方行政政府目标可能会不一致,需要很多协调。

        对于今年区域规划落实情况,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给了70分,他表示,因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振兴规划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从现状来看,国家近两年出台的区域规划已经很广,下一步应该是怎么完善落实已有的规划,真正实现区域振兴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再增加数量。

        魏凤春认为,中国有个地方特别需要区域振兴,但一直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就是淮河区域,具体包括豫东、苏北、鲁南等地方。这个区域它在长三角和黄三角的中间,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是战区,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了我国东部沿海走廊在这个区域出现了断裂,但各个省对这个区域也都不是太重视,所以国家有必要从中央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扶持。

        据有关专家透露,接下来还有京津冀都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规划陆续出台。其中包括成渝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区域规划。

        考题之十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现状描述:

        今年上半年,财政部已经代理发行438亿元地方债。由于赤字规模是全年的安排,目前还不能看出全年赤字水平,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财政赤字水平达到了年初设定的目标。

        结构调整上,为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降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财政部日前取消了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与此同时,为继续拉动消费,家电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执行期限延长。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财政部出台了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财税政策,启动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在新疆试点资源税改革,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前5月全国财政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支出也增加较多。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财政部及相关部委正在积极细化国务院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研究员张德勇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首先是体现在保增长上,从一季度的GDP可以看出,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回到正轨。

         张德勇指出,财政政策一直着力于调结构,前不久取消了406个税号的出口产品,就是财政政策着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但由于调结构是长期的事情,效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的。”

        在看到得分点的同时,专家也指出,财政政策在一些题目上也不应该“失分”。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包括拉动投资和消费,从扩张性政策实施以来,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拉动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但对消费的刺激还不够,尤其在上半年投资空间减小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刺激力度不够,拉动作用也不如对投资的拉动有效。

        除了刺激消费力度仍需加大外,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在民生问题上还可以更有作为。张德勇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可以不用过多考虑经济增长问题,实际上经济只要保持8%左右的增速就可以了,财政政策继续侧重于经济结构调整,并着力于民生问题,如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桓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在下半年还不能轻言退出,要实现软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支持消费,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将减税范围扩大到普通老百姓上,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热情。

        事实上,积极财政政策下半年的走势已经日渐清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提出,当前,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积极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三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五是继续狠抓增收节支。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