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政府公开工作要求,由常德市发改委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常德市政府网站和市发改委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常德市发改委信息中心,电话:0736-7256397。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6年常德市发改委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设立了委信息中心为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政府信息申请受理点,开辟了政府信息查阅室,在常德市政府网站、委网站公开了相应的有关发展改革工作信息。截止2016年底,常德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2016年我委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常德市发改委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设计了《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发布处理签》,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发布登记制度,明确了责任人员、发布流程和相关要求,用制度保障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严肃性和安全性。二是大力提高信息发布水平。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栏目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全委各类政务信息并发布,不断加强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提高网站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与各新闻信息部门沟通,基本做到当天新闻当天发布。三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重点任务。对于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信息公开重点任务,按照国办信息公开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做到重点领域信息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七天双公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止2016年底,常德市发改委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12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其中,2016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90条。
本单位坚持把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以推进电子政务作为打造阳光政务的重要手段,将本委网站作为政务公开重要阵地,高度重视政务公开与网站建设。2016年委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进一步满足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方便群众查询信息和下载文件,单位网络设施运行稳定,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充分满足政务公开工作的需要。
在高度重视网络载体建设的同时,坚持与报刊、电视等媒体定期联系,及时将相关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布。截止2016年底,我委在主流媒体发布专栏信息300余篇,其中日报140余条、晚报60余条、电视台网站其他媒体100余条。侧重“新常德新创业”重点围绕抓投资、上项目,全市500大重点工程、500大前期项目,百大重点推进重点工程、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全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十三五”规划系列专版专刊宣传。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继续组织专人查找政府信息公开的薄弱环节,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6年度常德市发改委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其中当面申请0件,传真申请0件,电子邮件申请0件,网上申请0件,信函申请2件,其他形式申请0件。
(一)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2份申请都涉及查询相关项目立项、备案信息。
(二)在已答复的2件申请中:
1、“同意公开”的2件,占总数的100%。
2、“同意部分公开”的0件。
3、“非《条例》所指政府信息”0件。
4、“信息不存在”0件。
5、“非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0件。
6、“申请内容不明确”0件。
7、“重复申请”0件。
8、“不予公开”0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6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90余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10次,咨询电话接听60余次,当面咨询接待18次。本单位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栏访问量为476854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办事指南、项目建设、价格监测、生态文明、民生价格、价格监督等。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我委2016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1、我委共有政务公开专职人员1人,兼职1人。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共支出30万元(其中信息宣传费用(含印制资料)5万元,在电视、报刊发布信息及公益活动20万元,网络建设运行 5万元)。
3、本委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费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科室及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有待提高;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较单一,有待进一步开拓;三是信息公开的运行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丰富主动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对于各类政策性文件,项目审批、核准信息等,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向社会主动公开。二是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主要包括重大建设项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用中国”建设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三是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掌握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规范,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能力。
附件:2016年度常德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