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常德市政府网站和市发改委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常德市发改委信息中心,电话:0736-7256397。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7年常德市发改委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市发改委副主任陈运国为组长的工作小组,设立了委信息中心为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政府信息申请受理点,并专门配备了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开辟了政府信息查阅室,在常德市政府网站、委网站公开了相应的有关发展改革工作信息。
截止2017年底,常德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完善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常德市发改委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发布登记制度,明确了责任人员、发布流程和相关要求,用制度保障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严肃性和安全性。二是大力提高信息发布水平。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栏目信息,提高网站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基本做到当天新闻当天发布。顺利完成“双微”建设(政务微博、微信),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制定了《市发改委“双微”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完善了微信公众号的栏目设计,2017年共发布推文48期66篇,吸粉3000余人。三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重点任务。对于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信息公开重点任务,按照国办信息公开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做到重点领域信息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七天双公示”。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69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本单位坚持把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以推进电子政务作为打造阳光政务的重要手段,2017年在完善本委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完成了微信、微博的设计和运作,进一步满足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方便群众手机在线查询信息和下载文件,信息更新更及时、准确,充分满足政务公开工作的需要。
在高度重视网络载体建设的同时,坚持与报刊、电视等媒体定期联系,及时将相关政务信息向社会公布。截止2017年底,我委在纸质媒体上发布新闻信息236篇,其中湖南日报5篇、常德日报74篇、常德晚报118篇、民生报39篇;在网络媒体上发布新闻信息211篇,其中新湖南客户端31篇、红网78篇、尚一网102篇。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继续组织专人查找政府信息公开的薄弱环节,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2件,其中当面申请3件,传真申请0件,电子邮件申请0件,网上申请1件,信函申请8件,其他形式申请0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92%是涉及查询相关项目立项、备案信息,其余是涉及价格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12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5件,占总数的42%,主要涉及项目立项、审批等信息。
“同意部分公开”0件。
“信息不存在”1件,占总数的8%,主要涉及项目立项、审批等信息。
“非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4件,占总数的33%。
“申请内容不明确”0件。
“重复申请”2件,占总数的17%,主要涉及项目立项、审批等信息。
“不予公开”0件。
“非《条例》所指政府信息”0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100余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8次,咨询电话接听60余次,当面咨询接待10余次,网上咨询20余次。本单位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栏访问量为157782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工作动态、项目建设、通知公告、经济运行状态、立项信息、行政事业收费、价格监测、生态文明等。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1、我委共有政务公开专职人员1人。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共支出50万元,用于网络建设运行、信息公开宣传、重大项目活动宣传等。
3、本委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费用。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2017年,本单位紧扣上级要求,突出工作创新,主要做好了行政审批、重点项目、价格和收费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市政府审改办、市质监局、市政务中心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优化办关于开展全市优化经济环境百科大评议、市政务中心窗口文明服务百日竞赛活动的要求,制定了落实工作方案和窗口人员服务承诺、严格履行行政许可服务规范,及时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信息公开。每个月底,我委将行政审批项目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方便接收公众监督。2017年,共公开行政审批相关项目249个,其中: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123个,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1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招标范围核准76个,非重大和限制类企业投资项目备案49个。
(二)推进重点项目信息公开。市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按月、分项目向社会公开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和形象进度情况。2017年通过市发改委网站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信息30余条。省市主流媒体发布项目建设专栏、专版、专题信息300余条,其中在《常德日报》发布100余条,在《常德晚报》发布90余条,在常德电视台新闻频道发布80余条。重点围绕抓投资、上项目,全市500大重点工程、300大前期项目、百大重点推进重点工程。定期编印《项目推进年工作通讯》,全年编印13期,每期300余份,定期通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动态进展、重大活动、情况通报、政策消息等,重点发放给市“四大家”领导、区县市主要负责人和市直项目建设相关部门。与常德电视台合作制作2部视频短片《项目建设筑梦常德》、《项目建设追梦新征程》在省市两会期间黄金时段连续播出。
(三)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2017年我委主动公开价格和收费信息187条,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7条,服务性收费21条,民生价格101条,价格监测39条,价格监督13条,12358价格违法曝光6条。公示了《关于2017年秋季中小学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常德市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取消部分环卫有偿服务收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委网站、红网、尚一网、《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设立了民生价格对比表、物价与民生等栏目,及时发布各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必需品价格信息,合理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对停车乱收费、物业收费不规范、价格欺诈等违法处理情况进行了公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我委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部分科室及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不高;信息公开的运行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探索便民检索的新技术有待加强等方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主动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对于各类政策性文件,项目审批、核准信息等,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向社会主动公开;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创新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健全主动公开目录;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条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认识,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