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回复件公开)
陈石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政策机遇合力打通西北通道连接长江经济带资源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1.关于炉红山(湘鄂界)至慈利高速公路。该项目属于国家路网G59呼北高速湖南省段,是我省西北部的一条重要大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对连接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有重要意义。项目全长80公里,其中我市境内53公里。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已把该项目纳入今年确保新开工建设项目,3月13日,省厅组织召开了该项目初步设计预审查会议,目前项目正在办理相关前期工作,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
2.关于常石鹤恩高速公路。常石鹤恩高速公路起于我市桃源县长张高速架桥互通,经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湖北省恩施市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止于五峰县湾潭镇,连接湖北省规划的鹤五高速,湖南境内156公里,估算总投资235亿元。项目沿线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革命老区,项目建设一是有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该地区对外开放和多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深度融合;二是完善区域路网,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率;三是打通我市西北部地区与市区、湖北南部各市州之间的旅游通道;四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石门经济产业布局,极大促进石门全县域经济发展。鉴于此,我们将以“十四五”交通运输综合规划为契机,联合地方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将项目纳入“十四五”全省高速公路运输发展规划。
3.关于襄常高铁(襄荆宜常)及常荆铁路。襄常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完成预可研批复,推荐襄荆宜常方案,由于湖北省线路走向暂未稳定,前期工作进展受阻。今年初,襄常高铁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2020-2035)》,襄阳至宜昌段列入了国铁集团2020储备开工项目计划。目前湖北省正积极开展“双通道”方案研究(襄荆宜常、襄荆荆常),多条北上通道有望规划建设。
正如您所论述的那样,加快推进襄常高铁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实现开工建设,是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需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带动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将对构筑新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促进长江南北两岸往来交流、支撑沿线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常荆铁路项目直接辐射1400多万人口,可以覆盖整个两湖平原全域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加快津澧融城,培育常德市域副中心,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加快推进襄常高铁前期工作,多次带队赴国家部委、湖南湖北两省进行专题汇报和沟通对接。9月初,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与湖南湖北两省发展改革委、铁四院等单位沟通对接,掌握了两省襄常高铁工作动态;9月11日,市委书记拜访国铁集团副总经理黄民,请求对襄常高铁建设予以支持关心;11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弘发、市政府副市长汤祚国邀请铁四院相关领导赴湖北,就加快襄常高铁前期工作进行专题对接。今年初,宜昌市、荆州市相关领导多次来常进行对接,市领导就加快襄常高铁建设提出相应建议。4月17日,市政府专题致函省人民政府,请求加快推进襄常高铁建设。
襄常高铁的建设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下段我们将加大赴省进京汇报力度、省际联动交流力度,形成两省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同时我们将积极跟进湖北省“双通道”方案,争取将襄荆荆常铁路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铁集团,力争“双通道”中其中一条通道早日开工建设。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