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053号提案的回复

2025-05-30 16:45 来源:市发改委(市国动办)
阅读次数:
字号:【

常发改提复〔2025〕32号B类

(此回复件公开)


李风、肖超银、韩庆、刘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融合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储能产业是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及添加剂、储能电池、拆解回收等企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25家,2024年完成产值60亿元,其中常德经开区已建成省级产业集群(绿色能源材料)。您在提案中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市发改委(市国动办)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采纳吸收,推动我市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前段所做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一是市本级成立了常德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专项小组,负责全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谢胜同志为组长,邹吉茂同志牵头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产业链工作,市发改委负责产业链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制定了《常德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建立走访调研、信息收集、定期调度、问题交办、重大事项专报等制度

    (二)主动思考,积极谋划。一是全面走访错上企业,深入飞沃、天泰天润,津久远等链上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诉求,现场解答企业在项目申报、资金使用等方面遇到的有关问题,完成了《常德市新能源及储能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二是树牢链式思维,全面梳理出我市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已形成的发展优势,找准强链、建链、补链、延链的方向和定位,编制完成储能新材料产业链“两图两库”产业链图谱,建立了补链清单和客商库。

    (三)精准施策,固基强链。一是提升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市发改委定期调度新能源企业,鼓励和支持全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和指导申报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二是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模式和经验,专项小组组长、产业链链长以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前往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著力引进产业头部企业、“主”企业和上下游配企业;三是积极做好项目和资金申报,根据企业特点,为企业争取国、省资金支持,助力金天铁业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800万元,协助津久远新材争取国家设备更新资金519万元。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规划引领。针对我市新能深和储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全省产业布局规划和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重点项目等内容,避免各个园区盲目跟风、同质化竞争,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和集聚发展。

    (二)壮大产业集群。发挥昆宇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精准补链、延链、强链,引进一批电池盖、电泡壳、铝塑膜、导电剂、粘结液等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加快打造百亿产业链。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

    (三)加强产销对接。引导金富力、宸宇富基,中材锂膜、天泰天润等企业加强产品透配性,建立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真正形成锂电池产业链,支持企业主动对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美企业,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品选代升级。

    (四)推动协同创断。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储能技术难题;通过举办产学研对接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宸宇富基、金富力等上下游头部企业加强协同创新,组建创新联合体,针对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五)谋划新兴领域。瞄准氢能产业新蓝海,以氨燃料电池零配件和制氢、储氢设备为重点,引进具有较强支撑、拉动作用大的关部企业,打造特色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常德经开区依托上海重塑,建设绿色制氢装备测试研发中心,争取将该检测中心建成国内首家具备1000标方大容量绿电制氢装备测试的基地,并取得相关测试资质,为全国绿氢装备提供可靠性验证与认证服务。

    (六)推动降本增效。用电方面,支持企业通过建设屋顶光伏、储能电站等方式降低用电成本,目前正在探索建设虚拟电厂、“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降低用电成本燃气方面,抢抓全省输气管网整合机遇,加强向省发改委汇报衔接,争取将长常管输纳入"同刚同价"改革范围。同时,支持储能产业链上企业申报国省资金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正在协助宸宇富基争取国家设备更新资金。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常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2025年5月30日   


签发人:卢岳                联系人:高世杰

联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   联系方式:7256211

 


归档时间:
已归档